时间: 2025-04-30 04: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4:04
词汇“椎鄙”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甚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难以找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结合起来,“椎鄙”可能指的是一种粗糙、朴素且带有一定程度粗俗或低下的特质。
由于“椎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物品的质地,但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使用。
由于“椎鄙”不常用,以下示例可能较为牵强:
“椎”和“鄙”各自有其历史和词源,但“椎鄙”作为一个组合词,其历史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不详。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椎鄙”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未受教育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但在现代社会,这种用法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歧视。
“椎鄙”可能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粗糙、不精致的事物或行为。
由于“椎鄙”不常用,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椎鄙”用于形容某些具有原始美感或朴素特质的角色或物品,如: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形容词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椎鄙”作为一个不常用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然而,由于其不常用,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1.
【椎】
椎骨。
【引证】
《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谓之椎。”-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组词】
胸椎;腰椎
锥(锥属植物)的古称。
【引证】
《集韵》-椎,木名。似栗而小。
2.
【鄙】
(形声。从邑,啚(bǐ)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鄙,五酂为鄙。 、 《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县都之治。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以八卿治都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命司徒,循行县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