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2:28
“三结合”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将三个不同的元素或方面结合起来,以达到某种综合效果或目的。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三个元素的具体内容会有所不同。
“三结合”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现代,主要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被广泛使用。它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变化。
在**,“三结合”这个词汇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紧密相关,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综合发展的背景下。它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协同发展的追求。
对于经历过***时代的人来说,“三结合”可能会唤起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与教育或经济发展策略相关联。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参与一个社区发展项目时,体验到了“三结合”的理念,即将社区服务、教育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以提升社区的整体福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三结合”:
春风、夏雨、秋叶, 三结合,绘四季。 心、手、思, 三结合,创奇迹。
想象一幅画面,三个不同颜色的光束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光球,这可以象征“三结合”的视觉效果。听觉上,可以想象三种不同的乐器和谐地演奏同一首曲子,代表“三结合”的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tegration of three elements”或“synergy of three components”,但这些表达没有“三结合”在中文中所承载的特定历史和文化含义。
“三结合”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强调综合和协同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三结合”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概念。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3.
【合】
(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合,合口也。 、 《庄子·秋水》-公孙龙口呿而不合。
1. 【结合】 蝴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