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59
词汇“成议”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以下是对“成议”这一词汇的分析:
“成议”字面意思是指达成协议或形成决议。它通常用于描述在会议、谈判或其他形式的讨论中,各方就某一问题或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或结果。
在正式的会议或谈判场合,“成议”可能被用来描述最终的决策过程。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强调决策的重要性和正式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达成协议”或“决定”等表达。
由于“成议”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可能不太明确。它由“成”和“议”两个字组成,“成”意味着完成或达成,“议”意味着讨论或决议。
在**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正式的会议和谈判是常见的,因此“成议”这样的词汇在描述这些场合时具有一定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成议”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的会议室、正式的文件和重要的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成议”这个词汇,但在参与正式的会议或谈判时,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创作中,可以将“成议”融入到描述重大决策或协议达成的场景中,以增强文本的正式感和权威性。
想象一个会议室,人们围坐在桌子旁,严肃地讨论着,最终达成了一项重要的决议,这个场景可以与“成议”联系起来。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与“成议”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reach an agreement”(英语)或“arriver à un accord”(法语)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成议”是一个具有正式和权威感的词汇,适用于描述在正式场合中达成协议或形成决议的情况。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的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