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8:53
劝募:指通过劝说和请求的方式,向他人募集资金、物资或支持的行为。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慈善、公益活动或**团体中,目的是为了筹集必要的资源以支持特定的项目或活动。
劝募一词由“劝”和“募”两个字组成。“劝”字古已有之,意为劝说、劝导;“募”字则有募集、招募之意。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表示通过劝说来募集资源的意思。
在许多文化中,劝募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它体现了社区的团结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在一些**文化中,劝募也与信仰和慈善行为紧密相关。
劝募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和温暖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帮助他人、社区合作和共同目标的实现。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学生组织的劝募活动,目的是为了支持一个偏远地区的教育项目。通过这次经历,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说服他们支持我们的目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劝募”:
晨曦中,我们劝募希望, 每一分钱,都是爱的桥梁。 跨越山川,连接心灵, 为了明天,我们共同前行。
想象一群志愿者在街头举着标语,微笑着向路人解释他们的项目,这种场景给人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轻快的旋律,象征着希望和活力。
在英语中,“劝募”可以对应为“solicitation”或“fundraising”。在不同的文化中,劝募的方式和接受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筹集资源以支持特定的社会或慈善目标。
劝募是一个在社会和慈善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到资源的筹集,还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建立。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对于传达我的意图和目标至关重要。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募】
(形声。从力,莫声。本义:招募;征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募,广求也。 、 《荀子·议兵》-招延募选。 、 《荀子·王制》。注:“招也。”-谨募选阅材货之上。 、 《吴子》-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组词】
募选、 募缘、 募召、 募民、 募格
假借为“膜”。
【引证】
《灵枢·百病始生》-募原之间,留著于脉。 、 《素问·奇病论》。注:“胸腹曰募。”-治之以胆募俞。
【组词】
募俞、 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