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6:19
词汇“宝谕”是一个较为古典和正式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或高级官员下达的命令或指示。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宝谕”进行深入分析:
“宝谕”的字面意思是珍贵的命令或指示。其中,“宝”指的是珍贵、宝贵,而“谕”则是指命令、指示。在古代,**的命令被视为极其重要和神圣的,因此被称为“宝谕”。
“宝谕”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宝”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意为珍贵之物;“谕”字则源于“喻”,意为告知、指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宝谕”逐渐成为专指**命令的词汇。
在古代,的命令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因此“宝谕”一词体现了皇权的神圣和权威。在封建社会中,宝谕的下达往往伴随着重大的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
“宝谕”一词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皇权的威严和历史的厚重。在现代,这个词常用于表达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在历史研究或古代文献翻译中,遇到“宝谕”一词时,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并将其恰当地翻译或解释给现代读者。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宝谕”一词来增强场景的庄严感和历史的真实感。
在其他文化中,如欧洲的封建社会,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oyal Decree”(皇家法令),体现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威和命令的表达方式。
“宝谕”一词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宝谕”一词,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古代**的历史和文化脉络。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谕】
(形声。从言,俞声。本义:旧时上告下的通称。也指告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谕,告也。 、 《周礼·掌交》-以谕九税之利。 、 《周礼·秋官》-讶士掌四方之狱讼,谕罪刑于邦国。
【组词】
谕葬、 面谕;谕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