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43
“劝农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负责劝导农民耕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官员。在**古代,劝农使通常是由政府任命的官员,他们的职责是鼓励农民按时耕种,传授农业技术,以及监督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和国家经济的稳定。
在文学作品中,“劝农使”可能被用来描绘古代社会的农业管理和官员的职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农业经济学等专业领域,它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农业政策和官员的角色。
同义词可能包括“农官”、“农政官员”等,这些词汇都指的是与农业管理相关的官员。反义词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因为这个词汇描述的是一个特定的职责和角色。
“劝农使”这个词汇源于**古代的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职责和影响力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因此劝农使的角色非常重要。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田园风光和勤劳的农民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在现代社会,虽然不再有劝农使这样的官职,但类似的农业推广和技术指导工作仍然存在,这些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同样重要。
在创作中,可以将“劝农使”作为一个角色,描绘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工作和挑战,或者将其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对农业的关怀和重视。
结合古代农田的图片和传统的农耕音乐,可以更好地唤起对劝农使角色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农业管理官员或角色,但其名称和具体职责可能有所不同。
“劝农使”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农业的重视,也揭示了农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中的核心地位。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历史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
1.
【劝】
(形声。从力,雚(guàn)声。简化字中“又”仅是一个符号。本义:勉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劝,勉也。 、 《周礼·丧祝》。司农注:“劝防引柩也。”-劝防之事。 、 《战国策·秦策》。注:“进也”。-则楚之应之也,必劝。 、 《左传·宣公四年》-子文无后,何以劝善? 、 《左传·成公二年》-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 《庄子·天地》-昔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 、 《史记·货殖列传》-各劝其业。 、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所以劝之。
【组词】
劝进、 劝蚕、 劝戒、 劝相、 劝掖、 劝督、 劝奖、 劝劳、 劝农、 劝慕、 劝惩
2.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