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4:39
“出人意”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出人意料”的缩写,意思是某事物或情况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或想象,具有意外的性质。这个词汇强调的是结果或**的不可预测性和新奇性。
在文学作品中,“出人意”常用来形容情节的转折或人物的行为超出读者的预期,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深度。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出人意”来形容日常生活中的意外**或惊喜。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模型或理论无法完全预测的现象。
同义词:意外、意想不到、出乎意料、突如其来 反义词:预料之中、意料之内、可预测
这些同义词在细微差别上可能强调不同的情感色彩或程度,例如“意外”可能更中性,而“出乎意料”则可能带有更强烈的惊讶感。
“出人意”源自汉语成语“出人意料”,这个成语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并且有时被简化为“出人意”。
在**文化中,意外和惊喜常常被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出人意”这样的词汇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的认识和接受。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好奇和兴奋,因为它暗示着新奇和未知。在思维和表达中,它鼓励我保持开放和灵活,接受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朋友突然给我一个生日惊喜派对,那是一个典型的“出人意”时刻,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感激。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星辰出人意,闪烁着未知的秘密。”
想象一个突然的雷暴,它的声音和景象都是“出人意”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英语中,“出人意”可以对应为“unexpected”或“out of the blu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同样用来描述超出预期的情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