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5:27
“安危”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安”表示安全、平静、稳定,而“危”表示危险、不稳定。因此,“安危”整体上指的是安全与危险的状态或情况,通常用来描述某人或某事物的处境是否稳定和安全。
在不同的语境中,“安危”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安危”作为一个复合词,其字面意义直接来源于“安”和“危”两个字的组合。在古代汉语中,“安”和“危”都有各自独立的含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安危”,用以表达更为复杂的概念。
在文化中,“安危”常常与人们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在社会动荡或个人面临挑战时,人们更加关注“安危”问题,这也反映了人对和谐与稳定的重视。
“安危”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关切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保护和被保护的需要,以及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担忧和希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安危”来提醒家人或朋友注意安全,比如在天气恶劣时提醒他们注意交通安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安危”:
风雨中,他的安危如一叶扁舟, 在波涛间摇摆,牵动着岸边的心。
视觉上,“安危”可能让人联想到海上的船只在风暴中挣扎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和海浪声,以及人们在危急时刻的呼喊。
在英语中,“安危”可以对应为“safety and danger”或“security and peril”。不同文化中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概念是相通的。
通过对“安危”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反映了人类对安全和稳定的普遍追求。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如何恰当地使用“安危”,以准确传达我的意图和情感。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