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6:28
安分守常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遵守常规,不做超出本分的事情。它强调的是一种遵守规则、不越轨、不冒险的生活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安分守常 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保守、谨慎的性格。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劝告某人不要冒险或做出格的事情。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它可能指代一种稳定、可预测的管理风格。
安分守常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一个描述个人行为和态度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安分守常** 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强调稳定和秩序的社会环境中。它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定、可靠的感觉,但也可能带有一种保守、缺乏创新的负面联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同事,他总是安分守常,从不尝试新的方法或挑战现状,这让我意识到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安分守常的日子里,
我们静静流淌,
如同古老的河流,
不问世事变迁。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静静地看着孩子们玩耍,背景音乐是轻柔的古典音乐,这种场景很好地体现了安分守常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ick to the routine" 或 "play it safe",它们传达了相似的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安分守常 这个词汇在我理解中,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如稳定和可靠,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能阻碍创新和变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把握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
你可好生用心学习,再如不安分守常,你可仔细。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3.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4.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