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1:00
“安分守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安于本分,坚守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谦逊、低调、不张扬的生活态度,不追求过分的名利和奢华,而是满足于简单、朴素的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安分守拙”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慕荣华、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如古代的隐士或现代的简单生活倡导者。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劝诫他人不要过于贪婪或浮躁,保持内心的平和。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探讨人的内心满足感和幸福感。
“安分守拙”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被广泛接受,成为描述一种理想生活态度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安分守拙”被视为一种美德,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相契合。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批判过度消费和物质主义,提倡简单、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平和与宁静。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远离尘嚣、享受自然和简单生活的人们,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放松和满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人,他一生都在一个小村庄里过着安分守拙的生活。他的故事让我深刻理解到,幸福并不总是与物质的丰富程度成正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安分守拙”:
在繁华的都市边缘,
我选择安分守拙,
与星辰对话,与风共舞,
在简单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老人在宁静的乡村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背景音乐是轻柔的钢琴曲,这样的场景和音乐都能很好地体现“安分守拙”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simple living”或“voluntary simplicity”来表达,强调的是对物质需求的减少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安分守拙”这个词汇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它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追求真正有意义的生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传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3.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4.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