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4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44:16
“乐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于极度的快乐而感到快要死去。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因为某种极端的快乐或满足感而感到非常兴奋,以至于几乎无法承受。
在文学作品中,“乐死”可能被用来形容主人公在经历某种重大胜利或喜悦时的情感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夸张地描述某人因为一件小事而感到非常开心。在专业领域,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讨论心理学或情感研究时。
“乐死”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乐”(快乐)和“死”(极端)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更为含蓄,但随着现代汉语的发展,这种直接表达极端情感的词汇变得更加常见。
在文化中,表达极端情感的词汇往往带有夸张的成分,这反映了人表达情感时的一种文化*惯。同时,这种词汇的使用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情感表达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乐死”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它让我联想到人们在经历快乐时刻时的真实感受。这种词汇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乐死”这个词汇来形容自己在获得意外惊喜时的感受。例如,当我意外获得一份心仪的工作时,我告诉朋友我简直乐死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乐死”: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我心飞扬,乐死无边。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绚烂的烟花下,面带极度快乐的表情,仿佛要被快乐淹没。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首欢快的旋律,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摇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 the moon”或“ecstatic”,它们都用来形容极度的快乐,但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有所不同。
“乐死”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能够生动地传达极端快乐的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因为它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