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1:20
“乐极生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快乐到了极点,反而会产生悲哀。这个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到极端时,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即“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
“乐极生哀”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家的“物极必反”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以描述情感和生活的复杂性。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起伏和情感波动的深刻理解。它提醒人们在快乐时要保持谦逊和警惕,以免过度放纵导致不幸。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反思。它让我想到生活中的起伏和不可预测性,提醒我在快乐时要保持清醒,避免过度放纵。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大型聚会后感到空虚和孤独,那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乐极生哀”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欢笑至极,泪悄然滑落,乐极生哀,人生如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人们在欢笑,但背景音乐却逐渐转为悲伤的旋律,象征着“乐极生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can be wonderful”(过多的好事可以是美妙的),但这种表达并不强调快乐到极点后的悲哀。
“乐极生哀”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波动。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提醒我在快乐时要保持谦逊和警惕,理解生活的起伏。
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