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9:04
乐池(Yuèchí)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演奏音乐的地方。在现代语境中,乐池通常指的是剧院或音乐厅中,乐团或管弦乐队演奏的区域,通常位于舞台下方或侧面,观众看不见的地方。
乐池一词源自汉语,其中“乐”指的是音乐,“池”原本指水池,但在这种语境下,它被引申为容纳和演奏音乐的地方。随着剧院和音乐厅的发展,乐池的设计和功能也在不断演变,以适应不同的演出需求。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乐池是音乐和戏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乐团演奏的空间,也是观众体验音乐和戏剧的关键因素。乐池的设计和位置会影响观众的听觉体验,因此在剧院和音乐厅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乐池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优雅的音乐、专业的演奏和艺术的氛围。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表演艺术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乐池可能与特定的音乐会或戏剧表演相关联,成为美好回忆的一部分。例如,某次在国家大剧院观看歌剧时,乐池中乐团的精彩演奏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在诗歌中,乐池可以被描绘为音乐的源泉,如:
在乐池的深处,
旋律如泉水涌动,
滋养着每一颗渴望音乐的心灵。
结合图片,乐池可能让人联想到剧院的内部结构,乐团成员在灯光下的专注表情。结合音乐,乐池可能让人联想到交响乐的宏伟旋律,或是歌剧中的动人乐章。
在不同语言中,乐池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意义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rchestra pit”。
乐池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音乐和戏剧表演的物理空间,也承载了文化、艺术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我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理解。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