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5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57:25
“杜门塞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关闭门户,堵塞洞穴。基本含义是指采取措施防止外界干扰或入侵,比喻断绝与外界的联系或交往。
“杜门塞窦”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其中“杜”指堵塞,“门”指门户,“塞”也是堵塞的意思,“窦”指洞穴。这个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等。
在**传统文化中,隐居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尤其在文人墨客中较为流行。因此,“杜门塞窦”这个成语在描述这种生活方式时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封闭、孤独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隐士、孤独的艺术家或失意的人。在情感上,它可能引起一种对自由和社交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封闭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与世隔绝的人,比如因为工作压力、个人情感问题或健康原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杜门塞窦,心事重重,窗外风雨,独自聆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关闭的门和堵塞的洞穴,给人一种封闭和隔离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安静、沉思的音乐,如古典音乐中的钢琴曲,来增强这种封闭和孤独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ut oneself away”或“seclude oneself”,但这些表达没有“杜门塞窦”这个成语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杜门塞窦”这个成语在描述封闭和隔离的状态时非常形象和有力。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文人的隐居生活,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而选择自我隔离的情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入夜,杜门塞窦,唯恐其亡。
1.
【杜】
(形声。从木,土声。本义:杜梨,棠梨,一种木本植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牡曰棠,牝曰杜。”-杜,甘棠也。 、 《齐民要术》-杜树大者插五枝。
2.
【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形。“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双扇门,门)。
同本义 。房屋垣墙等建筑物,在出入通口处所设可开关转动的装置。古代门与户有别,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堂室曰户,在区域曰门。
【引证】
、 《白虎通》-五祀,门以闭藏自固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陶渊明《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
【组词】
门阑、 门钉、 门楔、 门吊儿、 门坎
3.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
4.
【窦】
(形声。从穴,卖声。本义:孔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窦,空也。 、 《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穿窦窖。 、 《礼记·礼运》。注:“孔穴也。”-顺人情之大窦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
【组词】
窦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