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2:04
词汇“浊官”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浊官”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不清廉的官员”或“品行不端的官员”。其中,“浊”通常与“清”相对,表示不纯净、不廉洁,而“官”则指政府官员或公职人员。
由于“浊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历史文献或口语中出现,用以描述那些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的官员。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法学或历史学中,可能会使用类似的词汇来讨论官员的道德品质和行为。
由于“浊官”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浊”和“官”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对某些官员不廉洁行为的批评。
在传统文化中,官员被期望是廉洁奉公的,因此“浊官”这样的词汇反映了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的期待和批评。在当代,反腐倡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因此“浊官”这样的词汇在讨论腐败问题时可能会被提及。
提到“浊官”,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贪污、腐败、不公等负面情感,这反映了社会对于官员廉洁性的关注和对于不正之风的厌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新闻报道、社交媒体或与朋友的讨论中听到“浊官”这样的词汇,用以表达对某些官员不当行为的批评。
在创作中,可以将“浊官”作为一个象征,用以描绘一个腐败的政府体系或一个不公正的社会环境。
提到“浊官”,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描绘腐败官员的影视作品中的场景,或者是一些揭露腐败的新闻报道的画面。
在不同文化中,对于不廉洁官员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于官员道德品质的共同期待。
“浊官”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社会对于官员廉洁性的关注和对于腐败行为的批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1.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