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49:00
“泰山压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泰山压在头顶上,比喻压力极大,形势极其严峻。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种极端的压力或困难,就像巨大的泰山直接压在人的头顶上一样,使人难以承受。
在文学作品中,“泰山压顶”常用来形容主人公面临巨大挑战或危机时的情境,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战争或政治斗争的紧张局势。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工作或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管理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讨论压力管理或危机处理。
同义词:千钧一发、危在旦夕、岌岌可危 反义词:安然无恙、稳如泰山、安如磐石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描述的压力程度和紧迫感不同,而反义词则完全表达了相反的情境,即安全稳定。
“泰山压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泰山是五岳之首,象征着极高的地位和巨大的重量。这个成语通过比喻手法,将泰山的重量与人的压力相联系,形成了形象生动的表达。
在**文化中,泰山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因此,“泰山压顶”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压力,也隐含了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重压。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紧迫。它让人联想到面临巨大挑战时的无助和焦虑,同时也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面临重要考试或工作项目时感受到“泰山压顶”的压力,这种感觉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准备和应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泰山压顶,星辰闪烁,心灯不灭。”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座巨大的山峰压在一个人或物体上,形成强烈的压迫感。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或心跳声,增加了紧迫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ton of bricks”,意指突然的、沉重的打击或压力。
“泰山压顶”这个成语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压力和困难,也反映了人类面对挑战时的情感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一个棍起处似~,打下来举手无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1.
【泰】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亦作汰。疑泰、太、汰三形实同字。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压】
4.
【顶】
(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顶颠也。 、 《易·大过》-过涉灭顶。 、 《庄子·大宗师》。释文:“本作项。”-肩高于顶。 、 清·方苞《狱中杂记》-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组词】
头顶;秃顶;顶光、 顶珠、 顶角、 顶颡、 顶老、 顶阳骨 (头盖骨;) 顶瓜皮 (头皮、 顶搭子 、 顶门上针、 顶虫、 顶疮、 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