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4:05
“烧头炉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烧第一炉香,通常用来比喻在某个活动或仪式中第一个进行或参与,表示非常积极或重视。
在文学作品中,“烧头炉香”常用来形容某人对某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或者在某个领域中的领先地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调侃某人过于积极或急于表现。在专业领域,如或传统文化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特指在寺庙或活动中第一个烧香的行为。
“烧头炉香”源自传统的和文化*俗,特别是在**和道教中,烧香是一种常见的祭祀和祈福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引申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在各种活动中的积极或领先行为。
在**文化中,烧香是一种表达敬意和祈愿的方式,因此“烧头炉香”在社会背景中往往带有积极和尊重的意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形容在商业、学术或其他领域中的积极竞争和领先地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尊重的,因为它通常与重视和尊敬的行为相关联。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传达出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家人在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时去寺庙烧头炉香,这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家庭传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他烧头炉香,祈愿如烟,缭绕心房。”
想象一个清晨,寺庙的钟声悠扬,香烟袅袅升起,这种场景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第一个行动”或“领先一步”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烧头炉香”这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的和文化俗,也体现了在现代社会中对积极和领先行为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别关注和尊重。
1.
【烧】
(形声。从火,尧声。本义:使物着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烧,爇也。 、 《礼记·内则》。注:“烧烟,于火中也。”-雏烧。 、 《管子·轻重甲》。注:“猎而行火曰烧。”-齐之北泽烧火。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组词】
干柴好烧;他把衣服烧了一个洞;烧葬、 烧丹炼汞、 烧糊了卷子、 烧埋钱、 烧冷灶、 烧利市、 烧琴煮鹤
2. 【头】 名词后缀。 方位词后缀。
3.
【炉】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火炉。
【引证】
《说文》-鑪,金鑪也。 、 《声类》-炉,火所居也。 、 《左传》-邾庄公废于鑪炭。 、 《淮南子·齐俗》-鑪橐埵坊。 、 《韩非子》-奉炽炉,炭火尽赤红。 、 清·张潮《核舟记》-左手抚炉。
4.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