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59
“元明”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元朝和明朝两个历史时期。元朝(1271-13*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明朝(138-14年)则是由人朱元璋建立,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建立的封建王朝。
“元明”直接来源于这两个朝代的名称,没有复杂的词源演变过程。在中文中,朝代名称通常直接用于指代该时期。
“元明”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元朝的统一和明朝的复兴都对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两个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成就至今仍被研究和欣赏。
提到“元明”,可能会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繁荣以及民族的兴衰。这两个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常常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在学*和研究**历史时,我经常遇到“元明”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写:
元明交替,风云变幻,
江山如画,英雄辈出。
瓷器青花,书画飘逸,
历史长河,波澜壮阔。
提到“元明”,可能会联想到古建筑的飞檐翘角、青花瓷的细腻图案,以及古琴的悠扬旋律。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会用“Yuan Dynasty”和“Ming Dynasty”来指代元朝和明朝,使用情况与中文类似。
“元明”这个词汇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标记,它不仅帮助我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也让我对这两个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类历史词汇能够增强交流的准确性和深度。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明】
(会意。甲骨文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小篆从月囧(jiǒng),从月,取月之光;从囧,取窗牖之明亮。本义:明亮,清晰明亮)。
同本义。与“昏暗”相对。
【引证】
《说文》-朙,照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照临四方曰明。 、 《诗·齐风·鸡鸣》-东方明矣。 、 《国语·周语》-明,精白也。 、 《书·洪范》-视曰明。 、 《礼记·中庸》-明则著。 、 《尔雅》-明星谓之启明。 、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 、 《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苏轼《赤壁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 方苞《狱中杂记》-禁卒居中央,牖其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明月斜挂。 、 唐·杜甫《春夜喜雨》-江船火独明。 、 蔡元培《图画》-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明星、 明珠、 明明、 明丢丢、 明晃晃、 明晦、 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