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2:37
“幽暗”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指的是光线不足、昏暗的状态,常用来描述环境、氛围或情感上的阴暗、不清晰。
“幽暗”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幽”字有深邃、隐蔽之意,“暗”字则指光线不足。随着语言的发展,“幽暗”逐渐被用来形容各种阴暗、不清晰的状态。
在许多文化中,“幽暗”常与神秘、未知和恐惧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西方文学中,幽暗的森林常被用来象征未知的危险。
“幽暗”一词常带有一种压抑、神秘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深邃的森林、古老的城堡或沉重的回忆。
在我小时候,有一次独自走进了一片幽暗的树林,那种神秘和恐惧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幽暗的夜,星光稀疏, 心中的秘密,悄然沉寂。
故事: 在那个幽暗的房间里,他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日记,记录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幽暗”一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用法,不仅描述光线不足的状态,还常用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幽暗”一词能够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暗】
(形声。从日,音声。本义:昏暗)。
同本义。与“明”相对。
【引证】
《说文》-暗,日无光也。 、 《论衡·说日》-日中光明,故其出入时光暗,故大。 、 蔡元培《图画》-体之感何自起?曰,起于远近之比例,明暗之掩映。
【组词】
昏暗、 暗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