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3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36:16
“幽景”一词通常指的是幽静而美丽的景色,强调景色的宁静、深远和神秘感。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幽深的景色”或“幽静的风景”。
“幽景”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幽”字意味着深邃、隐蔽,而“景”字则指景色、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幽景”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神秘和宁静美感的景色。
在**传统文化中,“幽景”常与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和山水诗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幽景”一词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雾气、傍晚的夕阳、静谧的山林,带来一种平和与安宁的情感体验。
在旅行中,我曾遇到过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那里的景色宛如一幅幽景画,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幽景”:
晨曦微露,雾气缭绕,
山谷深处,幽景如画。
溪水潺潺,鸟鸣悠扬,
心灵在此,得以安放。
想象一幅画面:清晨的山谷,*雾缭绕,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耳边是溪水的潺潺声和鸟儿的鸣叫,这样的场景就是“幽景”的完美诠释。
在英语中,“幽景”可以对应为“serene landscape”或“tranquil scenery”,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景色的宁静和美丽。
“幽景”一词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蕴含了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幽景”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