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3:28
幽期: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秘密的、不公开的约会或会面,尤其是在浪漫或私密的情境下。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隐秘的约定”。
“幽期”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幽”字意味着隐秘、不公开,“期”则是约定、会面的意思。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幽期”常常与诗词中的浪漫情怀相联系,如《红楼梦》中就有多处描写人物间的幽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的使用可能更多地与隐私和秘密相关。
提到“幽期”,我联想到的是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期待的情感,它让人想到夜晚、月光和私密的对话,带有一种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使用这个词,但每当读到或听到它时,总会让我想起那些充满诗意和浪漫的文学作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月光的指引下,我们幽期于那片静谧的林间,言语如细雨般轻柔,心事如夜风般飘渺。”
视觉上,“幽期”让我想到夜晚的花园,月光下的影子,以及轻轻的脚步声。听觉上,可能是低语和心跳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yst”,它也有秘密约会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幽期”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期】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期,会也。 、 《易·归妹》-归妹愆期。 、 《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若旬虚期于月津。 、 《礼记·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旦而立期焉。 、 《史记·留侯世家》-与老人期,后何也? 、 《世说新语·方正》-与友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