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1:13
词汇“僻幽”的深入学*和分析:
“僻幽”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僻”和“幽”。其中,“僻”字通常指偏僻、不常见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幽”字则常指幽静、深远或隐秘的意境。结合起来,“僻幽”通常形容地方偏僻而幽静,或者指事物不为人知且带有深邃的意味。
“僻”字古已有之,源自《说文解字》,意为偏僻。“幽”字同样古老,源自《说文解字》,意为深远、隐秘。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僻幽”这一词汇,用以形容那些偏远而幽静的地方。
在**传统文化中,“僻幽”常与隐士、文人墨客的隐居生活相联系,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僻幽”一词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情感体验,联想到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或是文人墨客的隐居之所,带有一种超脱和宁静的美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旅行时遇到僻幽的景点,如偏远的古镇、幽静的山谷,这些地方往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宁静的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僻幽之处,心之所向,山水之间,忘却尘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僻幽的竹林,清晨的阳光透过竹叶洒下,鸟鸣声此起彼伏。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cluded”或“tranquil”,用来形容那些偏远而宁静的地方。
“僻幽”这一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偏僻和幽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世俗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深度。
1.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2.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