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6:35
词汇“拱揖指麾”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表达。
“拱揖指麾”字面意思是指拱手作揖并指挥。其中,“拱揖”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双手合抱在胸前,表示尊敬或问候;“指麾”则是指挥、指导的意思。整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既有礼貌又能够指挥若定,通常用来形容领导者或指挥者在处理事务时的从容不迫和威严。
“拱揖指麾”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礼仪和军事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降低,但其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仍然被保留和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指挥艺术被视为重要的社会技能。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领导者的期望,即既要有礼貌,又要有能力。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重、威严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军事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的场合或写作中,仍然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风度。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利用这个成语来描绘一个古代将军的形象,如:“月下独酌,将军拱揖指麾,千军万马皆听其号令。”
结合古代战场的图片或古代军乐,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既要有礼貌又要有效率”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拱揖指麾”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了解和使用这样的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地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拱】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敛手也。 、 《论语》-子路拱而立。 、 《礼记·玉藻》-颐羀垂拱。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与我其拱璧。 、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组词】
拱默、 拱伏、 拱手听命、 拱候、 拱揖
2.
【揖】
(形声。从手,咠(qì)声。本义:拱手行礼)。
同本义。
【引证】
《水浒全传》-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
【组词】
揖客、 揖游
3.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4.
【麾】
(形声。从毛,麻声。本义:古代供指挥用的旌旗)。
指挥,下命令行动。
【引证】
《玉篇》-麾,指麾。
【组词】
麾军、 麾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