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7:49
词汇“括香”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很难从常规的语言学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然而,我们可以尝试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推测和分析。
“括香”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括”和“香”。
结合起来,“括香”可能指的是包含或囊括香气的事物或行为。
由于“括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方言中出现,用来形容某种具有浓郁香气的场景或物品。
由于“括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但我们可以尝试创造一些句子:
由于“括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括香”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具有特殊香气的仪式或活动,如**仪式中的香炉。
“括香”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由于“括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非常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表达中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充满花香的花园画面;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首轻柔的钢琴曲,伴随着淡淡的香气。
由于“括香”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从比较。
“括香”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分析主要基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推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但探索和理解非常规词汇也能丰富语言的多样性。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