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7: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7:38:09
词汇“波骇”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可能找不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波”通常指水面的波动或波纹,而“骇”则有惊吓、震惊的意思。将两者结合,我们可以推测“波骇”可能指的是某种因波动而引起的震惊或惊吓。
由于“波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创造性的定义:
由于“波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描述海上风暴或剧烈海浪时。
由于“波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无从考证。它可能是由“波”和“骇”两个字组合而成的一个新创词汇。
在海洋文化中,波骇可能与海上的危险和挑战相关联,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脆弱。
由于“波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描述个人经历时,可以使用这个词来表达对某种剧烈波动的深刻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波骇”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
由于“波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因波动而引起的震惊。
通过对“波骇”这一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语言表达中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创造性地使用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1.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
2.
【骇】
(形声。从马,亥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骇,惊也。 、 《汉书·梅乘传》-马方骇,鼓而惊之。
【组词】
骇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