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2:24
词汇“括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情况来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假设“括苗”是一个农业术语,可能指的是在种植过程中对幼苗进行特定的包裹或保护措施,以促进其生长或保护其免受害虫和恶劣天气的影响。
由于“括苗”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如果它是一个地方性或行业性术语,可能是由当地农民或专业人士根据实际需要创造的。
在农业文化中,对幼苗的照料象征着对生命的呵护和对未来的希望。因此,“括苗”可能承载着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括苗”可能让人联想到勤劳的农民、肥沃的土地和生机勃勃的春天,带来一种温馨和希望的情感。
由于“括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农业活动或与农业相关的社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括苗”来象征生命的培育和成长:
春风拂过田野,
农民括苗忙。
每一株幼苗,
都是希望的种子。
如果“括苗”是一个特定地区的术语,可能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尽管“括苗”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通过对它的假设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语言学习中,理解和掌握词汇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苗】
(会意。从田,从艸。田里生长的形状象草的东西。本义:禾苗,未吐穗的庄稼)。
同本义;泛指初生的植物。
【引证】
《说文》-苗,草生于田者。 、 《诗·魏风·硕鼠》。传:“嘉谷也。”-无食我苗。 、 《公羊传·庄公七年》。注:“苗者禾也。生曰苗,秀曰禾。”-无苗。 、 《孟子》-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苗未枯。 、 、
【组词】
补苗;间苗;秧苗;麦苗;豆苗;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