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35
词汇“奉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奉藩”进行分析:
“奉藩”字面意思是指封建时代臣子接受的封地,成为藩王,负责管理封地并效忠。这里的“奉”意味着接受、遵循,“藩”指的是藩国或藩镇,即由**封赐给宗室或功臣的领地。
在古代**,“奉藩”通常出现在官方文献、历史记载中,用以描述封建制度下的政治关系。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历史背景或特定人物的政治地位。
“奉藩”一词源于**古代的封建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被废除,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大大降低。
在**古代,奉藩制度是维护皇权稳定的一种手段,通过分封宗室和功臣,既能奖励功臣,又能通过宗室来巩固皇权。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封建礼仪、权力结构和忠诚义务,带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和政治色彩。
由于“奉藩”是一个历史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直接使用,但在学***历史或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时可能会遇到。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奉藩”来描绘古代人物的政治地位和责任。
想象一个古代宫廷的场景,**宣布封赏,臣子跪拜接受封地,这样的画面和宫廷音乐可能会与“奉藩”这个词联系起来。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封建领主或贵族领地,但具体的词汇和制度可能有所不同。
“奉藩”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虽然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历史和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仍然有其重要性。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藩】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藩,屏也。 、 《广雅·释室》-藩,篱也。 、 《易·大壮卦》-羝羊触藩。 、 《左传·哀公十二年》-吴人藩卫侯之舍。 、 《后汉书·杨震传》-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
【组词】
藩屏、 藩柴、 藩架、 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