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2
奉行:指遵循、遵守或执行某种原则、政策、命令或信仰。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正式和尊重的意味,暗示着对某事物的忠诚和坚持。
“奉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意为接受、遵循,“行”意为执行、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更多出现在正式或书面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奉行”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相联系,强调个人对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遵守。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对法律、政策或国际协议的遵守。
“奉行”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正式的感觉,常与责任感、忠诚和坚持不懈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奉行公司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情况。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奉行”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奉行”:
在时光的长河里,我奉行着真理的灯塔, 无论风雨,无论黑暗,我心不改。
想象一个画面:一位身穿制服的警察在繁忙的街道上指挥交通,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坚定而有序,这正是“奉行”职责的生动体现。
在英语中,“奉行”可以对应为“adhere to”或“follow”,但在英语语境中,这些词汇可能缺乏“奉行”所带有的正式和尊重的意味。
通过对“奉行”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忠诚、遵守和坚持等方面的重要性。这个词在正式和书面语境中尤为有用,能够准确传达一种严肃和尊重的态度。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奉行”,以增强我的表达的正式性和权威性。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