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3:27
词汇“奉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尝试从最接近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但从字面上理解,“奉”通常意味着尊敬地接受或执行,而“计”则指计划或策略。结合起来,“奉计”可能意味着接受或执行某个计划或策略。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表达,用以描述某人接受或执行一项策略或计划。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示例句子可能不完全准确: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踪。可能是某个特定文献或作品中的创造性用法。
在古代**,策略和计划在军事和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奉计”可能在描述古代军事或政治决策时有所应用。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给人一种古老、正式或专业的感觉。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表达。
在创作中,可以将“奉计”用于描述古代策略的执行,例如在历史小说或剧本中: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视觉和听觉联想可能较为抽象,可能与古代战争的场景或策略会议的氛围相关。
由于“奉计”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
“奉计”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的机会较少。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计】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計,会算也。 、 《管子·七发》-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 、 《礼记·内则》-学书计。 、 《礼记·月令》-命农计耦耕事。 、 《国语·郑语》。注:“算也。”-计亿事。 、 诸葛亮《出师表》-计日而待。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计日以还。 、 明·魏学洢《核舟记》-而计其长。 、 《聊斋志异·促织》-蹄躈各千计。
【组词】
计会、 计口、 计度、 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