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54
“义谋”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基于正义或道德原则的谋划或策略。它强调的是在制定计划或采取行动时,要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或社会正义。
在文学作品中,“义谋”可能被用来描述主角为了正义事业而精心策划的行动,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为了蜀汉的利益而设计的各种计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相关的概念可能会通过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体现出来。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伦理学中,“义谋”可能被用来讨论基于道德原则的政策制定或行动计划。
同义词“正义之谋”和“道德策略”都强调了行动的正义性和道德性,而反义词“阴谋”和“诡计”则指的是不正当或不道德的计划。
“义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义”和“谋”两个字组成。在中文里,“义”通常指正义或道德,而“谋”则指计划或策略。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就有关于义谋的记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谋”常常与忠诚、正义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往往通过义谋来实现他们的正义目标,这种形象在社会中被广泛推崇。
“义谋”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智慧、正义和勇气。它激发人们对于正义事业的追求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在讨论政治、社会问题或个人道德决策时使用到“义谋”这个概念。例如,在团队讨论如何应对不公正现象时,可能会提出基于义谋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正义的天平上,义谋如星辰指引,照亮黑暗,驱散阴霾。”
视觉上,“义谋”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争地图上的策略布局,或是英雄人物在烛光下策划行动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历史剧中的紧张音乐,或是智者低语策划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just strategy”或“moral pla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行动的正义性和道德性。
“义谋”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道德和正义内涵,它在文学、历史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好地传达正义和道德的理念。
1.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