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4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47:59
“瓜田李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瓜田里不提鞋,李树下不整冠。基本含义是指在容易引起误会的地方要避嫌,避免做出让人产生疑虑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告诫人们在行为上要谨慎,避免不必要的猜疑。
在文学作品中,“瓜田李下”常用于描述人物的谨慎行为,或者用来讽刺那些过于小心谨慎以至于显得可笑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别人在特定情况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在敏感环境中需要保持透明和谨慎。
“瓜田李下”出自《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意是指在瓜田里不提鞋,李树下不整冠,以免引起偷窃的嫌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泛指在任何容易引起误会的情况下都要保持谨慎。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个人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公共和社交场合中。它反映了人重视面子和避免冲突的社交*惯。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谨慎和小心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但~,嫌疑难辩,万一已拘者畏法混供,也甚怕堂讯之下,玉石不分。
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1.
【瓜】
(象形。小篆字形,两边象瓜蔓,中间是果实,是藤上结瓜的形象。从“瓜”的字,多与瓜果有关。草木蔓生植物名。种类很多,果实也称瓜)。
同本义 。属于双子叶植物瓜科。
【引证】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摘下)壶(葫芦)。 、 《诗经集注》-大曰瓜,小曰瓞,瓜之近本初生者常小。 、 《诗·大雅·绵》-绵绵瓜瓞。
【组词】
瓜田、 瓜润、 瓜练、 瓜瓤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
3.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4.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