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7:0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7:02:07
守信的字面意思是指遵守承诺,不违背自己的诺言。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言行上保持一致,不欺骗他人,诚实可靠。
守信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守”意味着保持或遵守,“信”则指信任或诺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
在**传统文化中,守信被视为“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是儒家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守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守信这个词给人以正面、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忠诚、责任和安全感,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的基石。
在我的生活中,守信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例如,我曾与一位朋友约定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尽管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我们都坚守承诺,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守信可以这样表达:
守信如山,诺言如石,
岁月流转,不变的是那份坚定。
守信可以联想到坚固的石头或山峰,象征着坚定不移的承诺。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沉稳有力的声音,如领导者在重要场合的讲话,传达出坚定和信任。
在英语中,守信可以对应为“keep one's word”或“be trustworthy”。在不同文化中,守信都是评价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尽管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守信是个人品德和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个人的声誉和人际关系,也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实践守信的原则对于建立信任和尊重至关重要。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信】
(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信,诚也。 、 《孟子》-有诸已之谓信。 、 《墨子经》-信,言合于意也。 、 《白虎通·情性》-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 《国语·晋语》-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 《贾子道术》-期果言当谓之信。 、 《礼记·经解》-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 、 《诗·卫风·氓》-信誓旦旦。 、 《三国演义》-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见疑。 、 《世说新语·方正》-则是无信。
【组词】
信行、 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