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2:11
失修:字面意思是指建筑物、设备或其他物品因长期缺乏维护和修理而变得破旧、损坏或功能不全。基本含义是指某物因疏于保养而失去原有的良好状态。
“失修”一词由“失”和“修”两个字组成。“失”表示失去,“修”表示修理或维护。在古代汉语中,“修”已有修理、保养的含义,而“失修”则是近代汉语中形成的词汇,用以描述因缺乏维护而导致的损坏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失修”可能象征着衰败、忽视或历史的沉淀。例如,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中,失修的建筑物可能被视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尽管它们可能不再适合居住或使用。
“失修”一词往往带有一种哀伤和怀旧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衰败,有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座失修的老房子,它的破败景象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维护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修”:
在那失修的角落,
时光悄悄刻下岁月的痕迹,
每一块剥落的墙皮,
都是过往故事的见证。
结合图片,一张展示失修建筑物的照片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和衰败的联想。在音乐方面,某些古典音乐作品中的慢板乐章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失修的场景,带来一种沉思和哀愁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中,“失修”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可能会用“dilapidated”或“neglected”来描述类似的状态。这些词汇在语义上与“失修”相似,但可能带有不同的文化色彩和情感联想。
通过对“失修”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情感表达。它不仅是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也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失修”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选择,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