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6:4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6:45:34
“失养”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失去抚养、养育或照顾的意思。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或生物因为某种原因而无法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养育。
在文学作品中,“失养”可能用来描绘孤儿或被遗弃者的悲惨境遇,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人因为家庭问题或个人原因而缺乏关爱和支持。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失养”可能被用来分析儿童成长中的问题和挑战。
“失养”这个词由“失”和“养”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通常指失去或丢失,“养”则指抚养或养育。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养”逐渐被用来描述因缺乏照顾而导致的各种问题。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结构。因此,“失养”这个词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完整性和儿童福祉的关注。
“失养”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孤独、无助和悲伤。它可能触发对那些不幸失去家庭支持的人的同情和关怀。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朋友,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经历了长时间的失养状态。这个经历让他变得非常独立,但也带来了一些心理上的挑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养”:
在那无人的角落,
失养的花儿低垂着头,
渴望一滴甘露,
抚慰它干涸的心。
看到“失养”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孩子站在破旧的屋檐下,雨水从屋顶滴落,周围是荒凉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带来一种凄凉的感觉。
在英语中,“失养”可以对应为“neglected”或“unattended”,这些词汇在描述缺乏照顾的情况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失养”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们表达对不幸者的同情,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善社会对这些群体的支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并增强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