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3:4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3:49:24
词汇“燕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燕赏”字面意思是指欣赏燕子,或者在燕子飞翔的季节进行观赏和欣赏。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能指代在春天或温暖的季节中欣赏自然美景,尤其是与燕子相关的景象。
在文学作品中,“燕赏”可能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艺术交流中可能会被提及。
“燕赏”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特别是在春天燕子归来时的心情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通俗的表达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燕子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每年春天都会归来筑巢。因此,“燕赏”可能与春天的喜庆和对新生活的期待有关。
提到“燕赏”,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生机和希望,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居住在燕子常见的地区,可能会在春天特意去户外欣赏燕子的飞翔,体验“燕赏”的乐趣。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使用“燕赏”来描绘春天的景象,如:“燕赏春光无限好,柳绿花红映日新。”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燕子在春天飞翔的美丽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轻快的旋律来表达春天的活力和燕子的轻盈。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燕赏”的词汇,但类似的自然欣赏活动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燕赏”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2.
【赏】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赏,赐有功也。 、 《墨子经》-赏,上报下之功也。 、 《易·未济》-三年有赏于大邦。 、 《礼记·祭法》-尧能赏均刑法。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善人富谓之赏。 、 《周礼·载师》-赏田。 、 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史记·项羽本纪》-未有封侯之赏。
【组词】
赏捞、 赏口、 赏田、 赏首、 赏设、 赏赣、 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