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47
审覆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仔细审查和复核。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于描述对文件、案件、报告等内容的详细检查和确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审覆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审”字意为仔细检查,“覆”字意为覆盖或重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审覆”,强调了重复检查的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审覆的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慎独”和“审时度势”相呼应,强调在决策和行动前的深思熟虑和细致审查。
审覆 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负责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专业性和精确性,以及对细节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审覆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境,如在准备重要演讲前仔细检查资料,或在提交学术论文前复核数据和引用。
在诗歌中,审覆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选择和决策过程:
人生如书,审覆每一页, 字字珠玑,不容疏忽。 选择之路,反复思量, 方得真知,不负韶华。
审覆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书页翻动的声音,以及专注的目光在文字间穿梭的画面。
在英语中,与“审覆”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review”或“scrutinize”,它们都强调了仔细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审覆 是一个强调细致审查和复核的词汇,它在专业领域尤为重要,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谨慎和深思熟虑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审覆这个词,有助于提升沟通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