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6:27
词汇“审行”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它的使用和含义相对较为特殊和有限。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审行”字面意思是指仔细考虑并执行某事。其中,“审”意味着仔细审查、考虑,“行”则指行动、执行。结合起来,“审行”强调在行动之前进行周密的思考和计划。
由于“审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某人谨慎行事的态度;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管理学中,可能会用来强调决策过程中的审慎性。
“审行”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审”和“行”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更为常见,但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类复合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三思而后行”,这与“审行”的理念相契合。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速度的环境中,“审行”可能被视为一种较为保守或缓慢的行事方式。
“审行”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它强调的是谨慎和周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人们对决策或行动的信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做出重要决策时使用“审行”的原则,例如在购买房产或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会花时间仔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我的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审行”:
在晨曦的微光中审行,
每一步都映照着深思的影。
在时光的长河里,
审行,是对未来的温柔承诺。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夜晚的灯光下,仔细阅读文件,每一步行动都经过深思熟虑。这样的场景可以与“审行”的含义相呼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liberate action”或“thoughtful execution”,强调的是行动前的深思熟虑。
“审行”是一个强调谨慎和周到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广泛,但它体现了一种重要的决策和行动原则。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审行”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更加审慎和周到。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