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3:4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3:43:41
审议(shěn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仔细审查、讨论并作出决定。它通常涉及对某个议题、提案、报告或其他形式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审议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审议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审”意味着仔细检查,“议”意味着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核心含义,但在使用上更加专业化。
在文化中,审议通常与集体决策和民主过程相关联。它强调通过集体智慧和深入讨论来达成共识,这在的政治和商业环境中尤为重要。
审议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群专业人士围坐在会议桌旁,认真讨论重要议题的场景。这种联想可能带来一种期待和责任感。
在个人生活中,审议可能涉及家庭决策,如购买大件物品前的讨论,或者在职业环境中,如参与项目计划的制定。
在诗歌中,审议可以被用来比喻人生的选择过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审议每一个选择, 如同智者在星辰下,细细衡量命运的轨迹。
审议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会议室、文件堆、投影仪等。听觉联想可能包括低沉的讨论声、翻页声和偶尔的决策性话语。
在英语中,审议可以对应为“deliberation”或“review”,但“deliberation”更强调深思熟虑的过程,而“review”更侧重于审查。
审议是一个在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涉及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还强调通过集体智慧达成共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审议这个词对于表达复杂决策过程至关重要。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