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4:04
词汇“审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审”和“识”。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审识”进行深入分析:
“审识”的字面意思是仔细地识别或辨别。其中,“审”意味着仔细、周密,而“识”则指识别、认识。结合起来,“审识”强调在认识或判断事物时需要细致入微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审识”可能用来形容人物对复杂情况的深刻理解和判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法律、学术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强调对细节的精确把握。
“审”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仔细、周密的含义,而“识”字则源自认识、识别的意思。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审识”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细致和精确的态度是一种美德。因此,“审识”这个词汇体现了对事物深入理解和判断的文化价值观。
“审识”这个词汇给人一种严谨、认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细致分析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在处理复杂问题或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运用“审识”的能力。例如,在阅读一份复杂的合同或进行学术研究时,审识能力尤为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审识”来表达对自然或人生的深刻理解:
春风拂面,审识花开之妙,
秋月照心,洞察叶落之哀。
“审识”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图书馆或法庭,以及专注的学者或法官的形象。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meticulous discernment”或“careful recogni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审识”这个词汇强调了在认识和判断事物时需要细致和精确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复杂事物的深刻理解。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