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4:47
词汇“堂户”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构成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堂户”由两个字组成:“堂”和“户”。在古代汉语中,“堂”通常指家中的正厅或大厅,是家庭成员聚集、接待客人的地方;“户”则指家庭或门第。因此,“堂户”可以理解为指代一个家庭的正厅和整个家庭,或者泛指一个家族或门第。
由于“堂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家族的尊严、地位或者家族的聚会场所。
“堂户”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家庭结构和家族地位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家族”、“门第”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和门第的概念非常重要,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往往与个人的身份紧密相关。因此,“堂户”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族和门第的重视。
对于现代人来说,“堂户”可能会唤起对古代家族制度和礼仪的联想,带有一种古典和庄重的情感色彩。
由于“堂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堂户”用于描述一个古老家族的故事,强调其历史和传统。
结合古代家族的画像或古建筑的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堂户”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家族聚会时的庄重音乐或对话。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堂户”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贵族家庭”、“世家”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堂户”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对家族和门第的重视。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多使用“家族”、“门第”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概念。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的演变。
1.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2.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