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1:28
词汇“堂帘”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安装在厅堂或房间门口的帘子,用以遮挡视线、分隔空间或装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堂帘”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堂帘”字面意思是指挂在厅堂或房间门口的帘子。它通常由布料、竹帘或其他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实用性。
“堂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在古代,堂帘不仅是实用的家居用品,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中,堂帘常被视为一种礼仪和装饰的元素。在重要的家庭或官方场合,堂帘的使用和样式往往反映了主人的品味和社会地位。
堂帘给人一种温馨、庄重的感觉,它不仅是家的象征,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在现代,堂帘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怀旧和复古的装饰元素。
在现代家居设计中,堂帘可能被用作一种装饰元素,增添房间的层次感和美感。例如,在客厅或书房中挂上一幅精美的堂帘,可以营造出一种宁静和雅致的氛围。
在诗歌中,堂帘可以被用来象征家的温暖和安全,如:
堂帘轻摇,家在心中,
岁月静好,温馨如梦。
堂帘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柔软、优雅的布料,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帘子被风吹动时的轻微沙沙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物品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用途。例如,在日本的传统家居中,类似的物品可能被称为“障子”,主要由纸和木框架制成,用于分隔和装饰空间。
“堂帘”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功能,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2.
【帘】
旧时酒家、茶馆作店招的旗帜,用布做成。
【引证】
唐·郑谷《旅寓洛南村舍》-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
(形声。从竹,廉声。本义: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