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5:2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5:23:55
词汇“来嚼铁”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来”表示动作的开始或邀请,“嚼”指的是咀嚼,“铁”则是指金属铁。将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字面意思可能是“开始咀嚼铁”,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因为铁是坚硬的金属,无法被咀嚼。
由于“来嚼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组,可能是用来形容某人非常坚韧不拔,或者是在比喻某种极端的、不可能的行为。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创造性的使用:
同义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 反义词:软弱无力、轻易放弃
由于“来嚼铁”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有人使用“来嚼铁”,可能是用来形容某人的性格或行为非常坚强,不畏艰难。
这个词组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坚强、不屈不挠的情感,也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它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方式。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有人在生活中使用这个词组,可能是为了形容某人的坚韧性格。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来嚼铁”用作比喻,来形容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
由于“来嚼铁”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它可能不会立即引发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如果要创造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试图咀嚼坚硬的铁块,这个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到荒谬和不可思议。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如果要表达类似的坚韧不拔的意思,可以使用其他比喻或成语。
“来嚼铁”这个词组虽然不常见,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比喻,用来形容人的坚韧和勇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非常规表达方式,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2.
【嚼】
义同“嚼(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引证】
《玉篇》-嚼,噬嚼也。 、 《通俗文》-咀啮曰嚼。 、 《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牛曰齝。
【组词】
咀嚼;嚼血、 过屠门而大嚼
3.
【铁】
(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铁,黑金也。 、 《墨子·备穴》-铁锁长三丈。 、 《史记·货殖列传》-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
【组词】
铁冶、 铁山、 铁石、 铁锡、 铁砂、 铁炭、 铁皮、 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