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9: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9:35:17
“故”字在汉语中通常有“旧的”、“过去的”、“原来的”等含义,而“掾”字则指古代官府中的属官,如“掾吏”、“掾属”等。因此,“故掾”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旧时的属官”或“原来的属官”。
在文学作品中,“故掾”可能用来指代某位曾经在官府中任职的官员,强调其过去的身份和经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古代官制相关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古代官制研究中,“故掾”是一个较为精确的术语。
“故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府中的属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历史文献和学术研究中出现。
在**古代社会,官府中的属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职责和地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因此,“故掾”这个词汇也承载了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
提到“故掾”,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府的庄重氛围,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属官们。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怀旧和敬意的情感色彩。
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历史小说时,我曾多次遇到“故掾”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官制和官员的生活状态。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府的诗歌时,我可能会这样使用“故掾”:
故掾执笔,墨香四溢,
岁月流转,官府依旧。
想象一幅古代官府的画面,官员们忙碌的身影中,有一位故掾正专注地书写着公文,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府的繁忙和秩序。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故掾”的词汇,但类似的官职或属官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通过对“故掾”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官制和官员的生活状态。这个词汇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也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掾】
(形声。从手,彖(tuàn)声。本义:古代副官、佐吏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萧何传》。注:“正曰掾,副曰属。”-为沛主吏掾。 、 《汉书·翟方进传》-方进为相,与御史大夫孔光共遣掾行视。
【组词】
掾史、 掾佐、 掾属、 掾吏
佐助。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掾,本训当为佐助之谊,故从手。”-掾,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