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2:09
词汇“故方”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
“故方”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旧的方法”或“传统的做法”。其中,“故”通常指“旧的”、“过去的”,而“方”可以指“方法”、“方式”。
由于“故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强调传统方法的价值或与现代方法的对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传统与现代的语境中。
由于“故方”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故”和“方”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含义。
在**文化中,传统方法往往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因此,“故方”可能在强调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的语境中出现。
使用“故方”可能会引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怀念,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现代与传统冲突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故方”这个词汇,除非是在讨论传统与现代方法的优劣时。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故方”来表达对传统的赞美:
故方虽旧,智慧长存,
传统之光,照亮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展示传统工艺或古老建筑的画面,以此来强化“故方”的视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故方”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raditional method”。
“故方”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思考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角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差异和历史背景。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