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时间: 2025-05-01 03:13:24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

基础信息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3:24

基本定义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这句话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字面意思是说,如果不及时处理小问题(毫末),将来就需要用斧头(斧柯)来解决。这里的“毫末”指的是极小的错误或问题,“札”是纠正的意思,“斧柯”则是指斧头,比喻采取极端手段。

语境分析

这句话通常用于警示人们要及时纠正小错误,以免问题积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来强调预防和及时行动的重要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简化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来传达类似的意思。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句话可以用来讨论问题解决的时机和方法。

示例句子

  1. 在项目管理中,我们常说“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意思是小的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最终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2. 老师经常提醒我们:“学*上的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来考试时就会变成大问题。”
  3. 在家庭关系中,小的矛盾如果不及时沟通解决,可能会积累成无法挽回的裂痕。

同义词与反义词

  • 同义词: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亡羊补牢
  • 反义词:放任自流、坐视不理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都与及时处理问题或放任问题发展的态度有关,但“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更强调从小问题到大问题的演变过程。

词源与演变

这句话源自古代的文献《左传》,反映了古代人对于问题处理和预防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句话被广泛引用和传播,成为警示人们及时行动的常用语。

文化与社会背景

文化中,及时处理问题被视为一种智慧和责任感。这句话体现了人对于预防和及时行动的重视,与儒家思想中的“治未病”理念相呼应。

情感与联想

这句话给人以警示和提醒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如果不及时处理小问题,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它激发人们对于预防和及时行动的重视。

个人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无论是学*上的小问题还是生活中的小矛盾,都需要及时解决,以免问题扩大。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这句话融入到对时间流逝和问题积累的描绘中:

岁月如梭,毫末不札,
时光荏苒,斧柯将寻。
小溪不堵,洪流难挡,
及时行动,智慧之光。

视觉与听觉联想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小洞逐渐扩大,最终需要用斧头来修补。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警示的钟声或提醒的铃声,象征着及时行动的重要性。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有“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意思是在问题小的时候及时处理可以避免将来更大的麻烦。这与**文化中的“毫末不札,将寻斧柯”有相似的含义。

反思与总结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及时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注意细节,及时纠正错误,以免问题积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句话不仅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来源

札,拔也;寻,用者也。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引证

《金人铭》曰:‘涓涓不壅,将为江河;~。’古人所见远矣。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相关字

1. 【毫】 (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畜》-未成毫狗。
【组词】 毫光、 毫芒、 毫黍、 毫眉

2.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札】 (形声。从木,札声。本义: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札,牒也。 、 《后汉书·循吏传》-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 、 《汉书·郊祀志上》-卿有札书。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上令尚书给笔札。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许,令尚书给笔札。 、 《太平御览》-郡国诸户口黄籍,籍皆用一尺二寸札,已在官役者载名。

5.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6. 【寻】 (会意。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引证】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尋,绎理也。 、 《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 《诗·鲁颂·閟宫》。传:“八尺曰寻。”-是寻是尺。 、 《大戴礼记·主言》-舒肘知寻。 、 《小尔雅》-度寻舒两肱也。 、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蹄间三寻。 、 《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 、 《国语·晋语》-无寻尺之禄。 、 《三国演义》-千寻铁锁沉江底。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深逾寻丈。
寻找。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寻向所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寻视其侧。 、 《后汉书·张衡传》-寻其方面。
【组词】 寻事、 寻门路不着、 寻瑕索瘢、 寻疵责人、 寻孔讨气、 寻宿儿

7.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

8. 【柯】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柯,斧柄也。 、 《广雅》-柯,柄也。 、 《国语·晋语》-今若大其柯。 、 《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组词】 柯斧、 柯长三尺

【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的相关词

1. 【斧柯】 柯长三尺

2. 【毫末】 柯长三尺

相关问答

相关查询

无相 无目 无盐子 无盐不解淡 无盐 无益 无的放矢 无皂白 无病自炙 无病呻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刑蹇 成群结队 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杼井易水 孤僻 靣字旁的字 折线 韋字旁的字 晩晡 死灰复然 珠履三千 魚字旁的字 约勒 吹灰找缝 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包含绨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