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3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31:29
故枝:字面意思指的是老树的枝条,通常指已经枯萎或不再生长的树枝。在比喻意义上,它可以指代过时的事物、旧有的观念或不再活跃的部分。
“故枝”一词由“故”和“枝”组成。“故”字有旧、过去的意思,“枝”指树枝。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用以比喻旧事物或旧观念。
在**文化中,“故枝”常与怀旧、传统和历史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传统的尊重。
“故枝”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怀旧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一棵老树上的故枝,可能会引发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或者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思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故枝依旧,春风不解旧时愁。”
视觉上,“故枝”可能让人联想到枯萎的树枝在风中摇曳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枯枝时发出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 branch”,但在文化和情感联想上,可能没有中文中“故枝”那么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故枝”这个词在中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植物学名词,更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比喻。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加文本的深度和韵味。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枝】
(形声。从木,支声。本义:主干上分出的茎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枝,木别生条也。 、 《素问·移精变气论》-草荄之枝。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千朵万朵压枝低。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不蔓不枝。 、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宋·洪迈《容斋续笔》-正用一枝鸣。
【组词】
枝任、 枝末、 枝主、 枝杪、 枝柯、 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