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9:10
词汇“朔管”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朔管”的分析:
“朔管”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用来测量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的仪器。朔日是月亮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标志着农历月份的开始。因此,“朔管”是一种天文仪器,用于确定农历月份的开始。
由于“朔管”是一个专业术语,它主要出现在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研究中。在文学作品中,如果提及“朔管”,通常是为了描绘古代天文学的场景或者表达对古代科技的敬仰。
同义词:朔仪、朔器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因为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
“朔”字源自古代对农历初一的称呼,“管”可能指的是一种管状的测量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天文学已经不再使用这样的仪器,因此“朔管”逐渐成为历史术语。
在古代,天文学与历法紧密相关,朔管的使用体现了古代人对天文学的重视和对时间精确测量的需求。
提到“朔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科技,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探索。
由于“朔管”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朔管”作为一个象征,代表古代的智慧和科技,或者用它来构建一个关于古代天文学家的故事。
由于“朔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直接产生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可以通过想象古代天文学家使用它的场景来构建视觉形象。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用于测量天文现象的仪器,但名称和具体用途可能会有所不同。
“朔管”作为一个历史术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的成就。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朔管”,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是有价值的。
1.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