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3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36:49
词汇“彤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彤壶”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个红色的壶。其中,“彤”字在古代汉语中常用来形容红色,如“彤云”(红色的云),“壶”则是指一种容器,通常用来盛装液体,如茶、酒等。
由于“彤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具有特定文化或历史背景的红色壶,用以营造特定的氛围或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讨论中。
同义词:红壶、朱壶 反义词:黑壶、白壶
“彤”字在古代汉语中就有使用,源自对红色的描述。而“壶”作为一个容器,其使用历史悠久,从古代的陶壶到现代的不锈钢壶,形态和材质都有很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因此“彤壶”可能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或庆典中使用。
对于一些人来说,“彤壶”可能会唤起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或是对某种特定生活方式的向往。
由于“彤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化交流或历史研究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彤壶映月,茶香四溢,一缕清风,穿越千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红色的陶瓷壶,上面绘有精美的图案,给人一种古典美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倒茶时水流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彤壶”的词汇,但红色的壶在各种文化中都可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彤壶”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学和分析更多地依赖于对汉语词汇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
1.
【彤】
(会意。从丹,从彡(shān)。丹,丹砂。彡,毛饰。本义:彩色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彤,丹饰也。 、 《书·文侯之命》-彤弓一。 、 《荀子·大略》。按:“丹漆也。”-诸侯彤弓。
【组词】
彤几、 彤镂、 彤辇、 彤壶、 彤庭、 彤车、 彤弓、 彤矢、 彤闱
赤色。
【引证】
《书·顾命》-麻冕彤裳。 、 《诗·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组词】
彤丹、 彤芝盖、 彤彤、 彤珠
2.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引证】
《说文》-壶,昆吾圆器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国子执壶浆。 、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 、 《三国志·诸葛亮传》-箪食壶浆。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魏学洢《核舟记》-炉上有壶。
【组词】
壶瓶、 壶滥、 壶尊、 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