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6:01
词汇“朔垂”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对其进行分析,假设“朔垂”是一个由“朔”和“垂”两个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这两个字,假设“朔垂”可以理解为“新月初现之时”或“某种事物开始流传或接近”。
由于“朔垂”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假设它是由“朔”和“垂”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可能是为了创造一个新的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文化中,“朔”与农历和天文现象有关,而“垂”则与流传和接近有关。因此,“朔垂”可能在描述传统文化或历史时有所应用。
由于“朔垂”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特定的文化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描述特定的时间点或**。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朔垂”来增添诗意,如:
朔垂之夜,星辰低语,
新月的光芒,引领我前行。
由于“朔垂”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不适用。但如果将其分解为“朔”和“垂”,可以与其他文化中描述新月或开始的词汇进行比较。
“朔垂”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汉语中字词组合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虽然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通过分析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加深对汉语词汇多样性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添语言的诗意和深度。
1.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
2.
【垂】
(形声。从土,(chuí)声。本义:边疆)。
边疆;边境。 同: 陲
【引证】
《说文》。按,下垂的垂,说文作垂。-垂,远边也。 、 《广韵》-垂,疆也。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寡人无良边垂之臣。 、 《战国策·秦策四》-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 、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 《荀子·臣道》-边境之臣处,则疆垂不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