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2:30
“凶残”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行为或性质极其残忍、野蛮,通常用来描述那些极端暴力、无情或冷酷的行为。这个词汇带有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动物的攻击性。
在文学作品中,“凶残”常用来描绘反派角色或战争场景,增强故事的紧张和恐怖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形容某人的行为或性格,表达对其行为的不满或恐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凶残”可能用于描述犯罪行为或心理状态。
同义词:残忍、野蛮、残暴、冷酷 反义词:仁慈、温和、善良、和蔼
同义词中,“残忍”强调缺乏同情心,“野蛮”强调未开化或原始,“残暴”强调暴力行为的严重性,“冷酷”强调缺乏情感。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凶残”完全相反的正面特质。
“凶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凶”指不吉利或危险,“残”指残缺或伤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那些极端的、令人恐惧的行为。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凶残”可能被用来描述不同的行为或**。例如,在战争或革命时期,这个词可能频繁出现,用以描述敌对双方的暴力行为。
“凶残”这个词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厌恶或不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血腥的场面、无情的杀手或野兽的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凶残”这个词,但在新闻报道或讨论犯罪**时,这个词可能会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凶残的影子悄然潜行,月光下的刀锋闪烁着冷酷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野兽攻击或战争场面的图像,充满暴力和血腥。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尖叫声、枪声或野兽的咆哮。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brutal”或“savage”,德语中的“grausam”,都有类似“凶残”的含义,但每个词汇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凶残”这个词在描述极端暴力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的严重性,还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